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:闫芬丽 实习生 罗诗婷 文/图
7月5日上午,在南宁市救助管理站上演了感人一幕。来自云南大理的张志坤(随母姓)先生,看着眼前失散22年的妹妹,他紧紧握着妹妹李志英的手,像小时候一样摸着妹妹的头。在救助站社工人员的帮助下,这场迟到的团圆,终于在泪水和笑容的交织中画上圆满句号。
远嫁他乡思念亲人而走失
“感谢救助一方人,团圆人间千万家”“感恩寻亲重如山,人间温暖永不忘”,在认亲现场,张志坤带了两面锦旗,浓缩了他一家的感激之情。他说,阔别22年,还能再见到妹妹,内心的感激之情难以用言语表达。
李志英的家人给救助站送锦旗
张志坤介绍,家中共有8个兄弟姐妹,李志英排行第七,也是唯一的女孩,被几兄弟视若珍宝,捧在手心。年轻时,李志英为爱远嫁江苏淮安,后夫妻双方因为琐事经常吵架。架不住对父母的思念,她返回了云南。回到云南后,又因太过思念年仅一岁的儿子,2003年她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家,至此与家人失去联系。
“得知妹妹不见后,我们心急如焚,四处寻找。”张志坤说,他们不仅发动了亲戚朋友,还在报纸上发布寻人启事,并请求警方协助寻找等,但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,发出去的寻亲信息都石沉大海。李志英的失联,在家人心里扎了一根刺,有遗憾、有后悔,也有自责,每到佳节团圆时,家人都会想起她。父母已80岁高龄,始终无法释怀。
社工反复交流终得关键信息
2022年2月,李志英流浪至横州市并露宿街头,由于长期流浪,她已身患精神障碍,无法正常交流。发现李志英的公安人员便将其送至横州市精神病医院治疗。此后,当地公安部门经人像比对也无法确认她的身份信息,便让其在横州市落户。在当地民政部门的帮助下,李志英的精神状况逐步改善。
2024年12月,南宁市救助管理站的寻亲社工人员前往横州救助站,为滞留人员寻亲甄别时,第一次见到了李志英。
社工冯铃倩回忆,第一次交谈时,李志英只记得自己是云南人,被人带到广西。为了帮助其找到家人,接下来的每个月,冯铃倩与同事都会去横州与她耐心交谈,让她慢慢回忆。多次的沟通后,李志英又说出云南大理漕涧镇,并于上月初回忆起自己父亲与弟弟的名字。对于这突破性进展,冯铃倩立即查阅了漕涧镇辖区内的所有村庄,并一一念给她听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当听到鹿山村这个村名后,李志英终于给出了确定答案。
此后,在大理警方的帮助下,6月18日,社工终于联系上了张志坤。
李志英及其家人给社工志愿者送锦旗
结束漂泊重启人生篇章
6月20日,为了进一步确认,张志坤第一次与李志英进行了视频通话。“哥,哥……”“妹,妹……”视频接通的那一刻,李志英马上认出了大哥,一遍遍地喊着哥哥。电话的那一头,张志坤见到了失散22年的妹妹,也一遍遍地呼唤着妹妹。
“确定是妹妹后,我第一时间将好消息了家族微信群。大家又惊又喜,这是我们家一件天大的喜事。”张志坤说。年迈的母亲知道找到女儿后,天天流泪,催着他赶紧将妹妹接回来。
7月4日,张志坤与最小的弟弟、弟媳一同从大理出发,将妹妹接回家。
认亲现场
李志英终于结束漂泊,与家人团圆。接下来,她的家人会想办法把她的户口落回云南,帮助她适应新生活。“不管以后的生活怎么样,都不会让她再走丢了。”张志坤说。
文件下载:
关联文件: